为了加强分析测试中心气瓶间的安全管理,保证分析测试中心气瓶间的安全和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,并结合本中心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。
1. 本办法规定了气瓶间安全使用管理制度,必须认真严格执行;
2. 必须每天按时检查气瓶间的安全情况并做好相应的记录;保持气瓶间卫生、通风,钢瓶规整放置。
3. 应定期对气瓶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,及时排查隐患;气体钢瓶如有缺陷、安全附件不全、已损坏等情况,不能保证安全使用时,须立即停止使用。
4. 严格按规定送检气瓶,严禁使用超期气瓶;应对已损坏的压力气瓶及时更换,还应根据各类气瓶使用年限和疲劳周期,及时更换事故风险较大的压力气瓶。做到实验室无过期气瓶,无过期气瓶堆放现象。
5. 应建立气体购买使用台账;每个气瓶要配有学校统一印制的气瓶安全信息标识牌,用气单位要按要求规范填写;危险气体钢瓶附近,应张贴安全警示标识。
6. 气体必须从有资质的供应商处购买。采购单位需对供应商提供的气体钢瓶进行验收,对于气体名称标识不清或不对应,气体钢瓶没有安全帽和防震圈、颜色缺失、缺乏气体钢瓶定期安全检验标识等,采购单位应拒绝接收。
7. 加强对气瓶安全使用的培训和安全教育,并做好培训记录,确保使用气瓶的教职工和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气瓶相关的安全知识。
8. 不得混合放置易燃气体气瓶与助燃气体气瓶,应采用架子和套环固定压力气瓶竖直放置,并做好区域或标牌标识。
9. 搬运、装卸气瓶时,应装上防震圈、旋紧安全帽,以保护开关阀,防止其意外转动和减少碰撞。搬运气瓶一般用气瓶推车,也可以用手平抬或垂直转动,严禁手抓开关总阀移动,切勿拖拉、滚动或滑动气体钢瓶。不能带着减压阀移动气瓶。
10. 气瓶摆放应正确固定,放置在阴凉通风处,各种压力气瓶避免暴晒和靠近热源。
11. 气瓶应分类分处存放并控制在最小需求量,不同气瓶间应保持一定距离,可燃性气体与氧气等助燃气体不能混放,可燃性和助燃性气体的气瓶与明火距离应超过10 m。
12. 定期检查易燃气体管道、接头、开关及器具是否有泄漏,随时排除安全隐患,禁止使用易燃器具。
13. 气体管路应连接正确、整齐有序,有标识,不得将气体管线直接放置在地上;对于存在多条气体管路的房间须张贴详细的管路图。管路材质选择合适,无破损或老化现象。
14. 实验人员在使用前,须检测气瓶的安全状况,并确认其盛装的气体;使用完毕须及时关闭气瓶总阀,并再次确认其安全状况。
15. 使用高压气体钢瓶时,必须加装减压器;开启钢瓶阀门应先关闭减压器阀门,调节压力时,要用减压阀来调节,不得直接使用钢瓶上的开关。气瓶减压器应专用,安装时要上紧,不得漏气。开闭时,应站在气瓶侧面,动作要慢,以减少气流摩擦产生静电。;关气时应先关闭钢瓶阀门后关闭减压器阀门。
16. 必须选用合格的减压器,出口压力大于仪器、设备的使用压力0.1~0.2 MPa;特殊气体的钢瓶要使用专用的减压器。
17. 瓶内气体不得用尽,必须留有余压;使用完毕及时关闭总阀门;一般气瓶的剩余压力,应不小于0.05 MPa,可燃性气体应剩余0.2~0.3 MPa,其中氢气应保留2.0 MPa余压。
18. 乙炔等可燃性气体的气瓶不得放于绝缘体上,以利于释放静电。氧气瓶或氢气瓶严禁与油类接触,操作人员不能穿戴有油脂或油污的工作服和手套等操作,以免引起燃烧或爆炸。
19. 气瓶颜色和字体要清楚,有定期安全检测标识(由供应商负责)等;常用钢瓶外部颜色区分及标志:氢气瓶(深绿色红字)、甲烷气瓶(红色白字)、氧气瓶(天蓝色黑字)、氮气瓶(黑色黄字)、压缩空气瓶(黑色白字)、二氧化碳瓶(铝白色黑字)、氩气瓶(灰色绿字)、氦气瓶(灰色绿字)。
信阳学院分析测试中心
2022.3.1